参观体验
首页 > 陈列展览 > 参观体验

沙盘互动演示

发布日期:2017-08-01

   

    

 

京张铁路三条选线沙盘

  19055月,詹天佑开始对京张铁路进行线路勘测,初选三条方案:

      丰台沿永定河谷至沙城到张家口,即今丰沙线

      丰台至南口通过关沟段,过八达岭,至沙城到张家口

      丰台至昌平经十三陵过德胜口到延庆,至沙城到张家口

  因工期和经费所限,詹天佑最终采取京张铁路走关沟段的方案。

 

   

京张铁路“之”字型线路

  京张铁路关沟段南口至八达岭,最大坡度达到33‰,为世界铁路工程领域所罕见。为了解决机车爬坡越岭的难题,由于经费和工期所限,詹天佑采用南美矿山“之”字型线路方案,通过延长铁路距离,抬高路基高度,从而缩短了开挖八达岭隧道长度。列车到达青龙桥后利用天然地形右转,沿青龙桥东沟继续上坡前行,在东沟设站,列车进站后车尾变为车头向右折返,继续上坡前行,穿过八达岭隧道。这是当时京张铁路穿过八达岭最为有效的方案。  

 

京铁路八达岭隧道  

  这是根据历史照片复原的100多年前八达岭隧道开挖场景:京张铁路关沟段共开凿庸关、桂头、佛寺、达岭四座隧道,其中,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,是全线的重点工程。

 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,詹天佑采用直井法施工,即在隧道两端施工凿进的同时,另在隧道上方山岭上开挖大、小直井各一座,自山顶垂直往下挖,直至与隧道深度平齐为止,然后再向两端开凿,形成六个工作面,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。

  此间,詹天佑首次将炸药用于开挖隧道。18个月,八达岭隧道竣工,证明中国人具备开挖长大隧道的能力。建成后,大直井仍然保留,上建通风楼,作为永久的隧道通风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