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路科普
首页 > 社会教育 > 铁路科普

铁博云播放:“火车来了”之“SN型23号蒸汽机车“(第十五期)

发布日期:2020-03-16

 
 
 
SN型23号窄轨蒸汽机车
 
    听众朋友们,大家好!我是来自中国铁道博物馆的李静,今天我为大家带来铁博云播放:“火车来了”之“SN型23号蒸汽机车”的故事”。
    在旧中国铁路运行的外国蒸汽机车中,美国机车的数量很多,型号也很多,陈列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的SN型23号蒸汽机车就是其中的一种。这台机车是1929年美国鲍尔温机车工厂专门为中国云南地区窄轨铁路制造的,可以说是小巧又独具魅力。它的全长是14.85米,动轮直径711毫米,构造速度45公里每小时。另外它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机车的轨距只有600毫米,曾经是作为主型机车在云南个碧石铁路线上承担运输任务,我们知道铁路国际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,一般我们将轨距为1000毫米的窄轨铁路称为“米轨铁路”,而个碧石铁路这种600毫米的窄轨铁路我们又称之为“寸轨铁路”。
    那么个碧石铁路为何要修寸轨,而非准轨或米轨呢?    这还要从个碧石铁路的修筑原因说起,19世纪末20世纪初,随着英、美、法等西方国家船舶工业、机械制造工业等的迅速发展,使得大锡需求猛然增加,而云南个旧地区的大锡质量上乘,号称质量世界第一,因此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。1885年,法国殖民者通过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,接着开始争夺云南地区的铁路修筑权,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后,大大刺激了云南的民族工业,使得大锡出口量猛增,而个旧交通滞后,与蓬勃发展的大锡生产形成了严重矛盾。因之个旧一带的工商业者便以滇越铁路通车为契机,开始筹划修筑个碧石铁路。1913年,“个碧石铁路股份有限公司”在蒙自成立,由于地方乡绅发展民族工业的意识浓厚,不愿让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接轨,以免被法国人侵吞运输、管理权,因之不愿像滇越铁路那样修成米轨。而从地理环境因素考虑,个旧一带地形复杂,海拔超过2000米,弯道多坡度大,从工程力学方面来讲,窄轨列车转弯时更加灵活,因之个碧石铁路最终选择了600毫米的寸轨。 
    而建成后的个碧石铁路便承担着滇南地区大锡运输的任务,同时兼顾与锡业相关的各种物资供应和民用商品的运输,客货运输十分繁忙,一开始个碧石铁路使用的小型机车在大坡道的线路上运输能力低,挂运两个车皮都成问题,于是个碧石铁路公司决定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机车工厂——美国鲍尔温机车工厂进口机车。这家工厂制造的SN型机车钢材优良、重心低、马力大、运行平稳、耗煤少,非常适合个碧石铁路复杂多变的地形情况,爬坡时也非常灵活,满足个碧石铁路运输的需要。新中国成立后,个碧石铁路收归国有后继续运行,SN型23号蒸汽机车也继续在个碧石线上运行,直到1990年年底在开远机务段退役。
    1990年12月,铁道部科学技术馆(中国铁道博物馆的前身)便向铁道部机务局申请将SN型23号蒸汽机车作为文物征集。但由于这台机车是寸轨机车,运输不便,这台机车一直到1997年才在多方联络下从开远往北京回送。在3名押运人员精心看护下历经半个多月终于运抵北京,暂存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东郊分院内。2004年,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南侧铺设了寸轨轨道,而SN型23号蒸汽机车经过南口机务段技师的整修后焕然一新,来到东郊展馆展出。
    SN型23号蒸汽机车作为云南寸轨铁路历史的重要见证物,存世量稀少,是珍贵的铁路文化遗产,因此在文物定级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